资讯分类
捐款名录
捐款方式
银行汇款:
户名:唐山市慈善总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唐山建北支行
账号:0403011829300029119
邮局汇款:
地址:唐山市路北区朝阳道12号(唐山市按摩医院院内)
邮编:063000
传真:0315-7657967
办公室:0315-7657967
项目部:0315-7657968
财务部:0315-7657966
爱心续写“帮一点”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10-22 00:00
爱心续写“帮一点”故事
“帮一点”的故事是2007年初在唐山市慈善总会即将成立时出现的,起初是丰润区一位67岁的退休职工得知市慈善总会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慕名来到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办公室捐款1000元。当工作人员问他具体情况时,他说只想帮一点困难群体,执意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只在捐款票据上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帮一点”。从那时起,经过媒体宣传报道,唐山市许多爱心人士都以“帮一点”署名向市慈善总会捐款,有的捐50元、100元,有的捐500元、1000元,一时间影响并带动了社会各界捐款,为刚刚起步的唐山市慈善事业给予了有力支持。为此,唐山市“帮一点”爱心群体曾荣获“2007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特殊贡献奖”、“河北省慈善特别奖”,并被评为“2007河北十大新闻”。如今,唐山市慈善总会成立已有九年,仍有一些爱心人士不断的向唐山市慈善总会捐款,表达他们的“帮一点”情怀,续写着“帮一点”的感人故事。
在唐山市“帮一点”爱心群体中,臧岚是较早加入慈善捐款行列的,当她于2007年2月得知市慈善总会即将成立的消息后,立即捐款500元,随后便每月捐款,由一开始每月50元、100元,到现在每月200元。每次捐款都是她亲自送到市慈善总会。当年,臧岚的退休金不足千元,如今她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才4200元,但一家人都很支持她的捐款行动。对我国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南印度洋海啸等受灾地区,臧岚都积极捐款。2013年臧岚因患病治疗半年多未捐款,年底时她把三个女儿给她和老伴过年的2000元钱捐给了市慈善总会。今年已经70岁她仍每月到市慈善总会捐款200元。去年4月中旬,当她到市慈善总会送捐款时听说全市正在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第二天又送来她“慈善一日捐”的捐款200元。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她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市慈善总会捐款200元,用于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臧岚常说:“爱心不在钱多少,心中有爱最重要”。她已把慈善捐款当作自己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她说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快乐。
63岁的胡淑娟自2007年以来,每月向唐山市慈善总会捐款150元,有时两、三个月送一次捐款,有时带着孙子一起来。早年下岗的她,现在每月退休金不足2000元。她是在一次慈善捐款中与臧岚相识的,由于对慈善捐款有着许多共识,便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她身边的一些姐妹也自愿参与慈善捐款,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市慈善总会送捐款。
不肯露面的“一位共产党员”。这是一个署名“一位共产党员”的捐款人,由于没有见过这个捐款人,过去只是接听过这个捐款人询问其捐款是否到账的电话,唐山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只知道这个捐款人是一位女士。自2007年以来,这位女士按每月300元的标准,多次向市慈善总会的银行账号汇款,有时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在她打来的电话中询问其捐款意向时,她总是表示这是她对慈善事业的捐款。2012年下半年后,唐山市慈善总会未再收到她的捐款。到2013年底,唐山市慈善总会收到了她汇来的3000元捐款,她在电话中说前段时间因出国探亲未能按时汇款,这次一并补上。就是这样一个未曾谋过面的“一位共产党员”,一直默默的向我市慈善事业表达着爱心,至今她的捐款收据和证书一直无人领取。
署名“回报”的捐款老人。在唐山市慈善总会财务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迎来一位署名“回报”的退休老教师,他今年已经82岁了,从2009年以来,每月向市慈善总会送来100元捐款,用于支持慈善事业,执意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最近,当这位老人再次来到市慈善总会捐款时,他再次拒绝了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姓名,并拒绝采访、宣传他捐款的事迹。
高俊忠助学小组。高俊忠是一名年过60的私营企业经理,1997年从唐山市仪表厂下岗后,曾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01年7月,他和几个下岗工友成立了唐山市路北区瑞普成套设备有限公司。2007年初,高俊忠得知筹建市慈善总会的消息后,主动捐款10000元,表示为唐山慈善事业尽一份力。早在2003年起,高俊忠就开始资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大中小学生。199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水灾害后,他曾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当汶川、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后,他又一次次向灾区捐款。从2006年起,他与唐山市两所大学近百名困难家庭的大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年两次对他们进行资助。唐山市慈善总会成立后,高俊忠每年定向向市慈善总会捐款用于助学。在他的影响下,一些爱心人士自愿加入捐资助学行列,于是他们成立了高俊忠助学小组。现在这个助学小组已有9名成员,其中一名是受到高俊忠资助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也主动加入到这个助学小组中。至今,高俊忠及其助学小组已累计向唐山市慈善总会定向捐款40多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900多人次。
从2013年10月起,唐山市慈善总会每隔一、两个月都收到一个署名王永超的人从邮局或银行汇来的捐款,按汇款金额和时间计算,每月他向市慈善总会的捐款为50元。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通过汇款单上留下的汇款人电话与之联系,王永超表示这是他的慈善捐款,用于慈善事业。由于一直无法与王永超本人见面,至今他的捐款收据和证书无人领取。
以上是近年来唐山市慈善总会经常收到的有名或无名人士的捐款,他们以慈善捐助的形式续写着这个曾经轰动燕赵大地的“帮一点”爱心群体的故事,他们的爱心行动看似简单,但持续做下来就不简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这么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爱心和感恩的情怀。他们是一群普通的百姓,他们毫不张扬地向社会奉献着自己的爱,为唐山这座具有爱心的城市续写着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