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帮一”点爱心品牌 推进唐山慈善事业发展

内容摘要:如同宁波有了“顺其自然”,青岛有了“微尘”,“帮一点”已成为唐山的爱心品牌和最好的爱心名片。如何打造慈善品牌,提升慈善形象,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文紧密结合唐山实际,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增强慈善意识,抢抓机遇创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打品牌;培育爱心群体,壮大实力强品牌。

?

关键词:唐山“帮一点”,慈善品牌,爱心名片,慈善事业

?

  唐山市慈善总会正式筹建于2006年12月1日,成立于2007年4月29日。期间,唐山发生一件不同寻常的事:2007年1月4日下午,丰润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到市慈善总会筹委会办公室,为困难群体捐款1000元,却执意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只在捐款票据上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帮一点”。

  “帮一点”经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2007年1月31日,河北省文明办盛赞并力倡“帮一点”精神,号召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都来学习、践行“帮一点”精神,踊跃参与“文明河北、和谐河北”创建活动; 2007年2月6日,唐山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人人都来“帮一点”共建文明和谐大家庭》主题实践活动的倡议;2007年11月5日,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指出“帮一点”是全市的爱心品牌,是构建和谐唐山的重要精神力量。号召全市人民弘扬“帮一点”精神,搞好社会捐助活动。在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下,“帮一点”很快由一个人隐姓埋名的爱心符号,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爱心群体,成为一座城市的爱心品牌。

  一年多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把弘扬“帮一点”精神,培育“帮一点”爱心群体,打造“帮一点”爱心品牌,作为弘扬慈善精神、增强慈善意识、培育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抓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市慈善总会收到社会各界捐款 3130多万元,社会救助12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000多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市慈善总会荣获2007年河北省慈善组织奖;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荣获 “2007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特殊贡献奖”、“河北省慈善特别奖”,被评为“2007河北十大新闻”。2007年9月16日,河北日报发表《“帮一点”渐成河北爱心品牌》一文称,“帮一点”作为一个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同宁波的“顺其自然”、青岛的“微尘”一样,已成为一个爱心品牌,在我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开始成为引领河北社会风尚的一个“风向标”。

  如何打造慈善品牌,提升慈善形象,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打造唐山“帮一点”爱心品牌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增强慈善意识,抢抓机遇创品牌。“品牌本是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品牌是企业塑造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石,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赋予企业和产品以个性、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引自河北日报2007年2月13日文章《品牌的力量》)。而慈善品牌则是慈善公益形象的符号和象征。它是引领一个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对推进本地区慈善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考察宁波、青岛等地的慈善事业中受到深刻启示。宁波的“顺其自然”、青岛的“微尘”不仅成为当地的爱心品牌和名片,在全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培育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唐山是一座爱心城市,爱心是唐山的名片。唐山人民经历了1976年“7.28”大地震的洗礼,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恩情怀和伟大的抗震精神。在筹建市慈善总会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被唐山人民的爱心所感动、所鼓舞。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人士对筹建慈善总会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不仅激发了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也增强了我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们成为慈善事业的“有心人”和“用心人”。我们从一位捐款老人“帮一点”的署名中得到心灵的感悟。“帮一点”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体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弘扬“帮一点”精神,对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我们敏锐地意识到,如同宁波有了“顺其自然”,青岛有了“微尘”,“帮一点”就是唐山的爱心品牌和最好的爱心名片。我们紧紧抓住筹建慈善总会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创立唐山的慈善品牌和爱心名片。于是,我们以《“帮一点”:一座城市的爱心名片》为题,以一位慈善工作者日记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将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的事迹发往河北日报及我市各新闻媒体,着手“帮一点”爱心品牌的创立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打品牌。“对一个地区而言,一个闪光的、响亮的爱心品牌,对外,可以极大地提升其形象,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以为人们树立精神和道德的标杆,正确引领社会的价值影响,为爱心助力,为和谐奠基”(引自2007年2月6日河北日报《大家都来“帮一点”共塑河北爱心品牌》)。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爱心品牌的宣传力度。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帮一点”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配合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打造爱心品牌的声势。我们1月19日发出的电子邮件,引起河北日报编委会的高度重视。1月25日,河北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编发了我们的稿件《“帮一点”:唐山最好的爱心名片》,并在第五版《新闻纵深栏目》作了长篇报道。此后,又派出阵容强大的记者组来唐采访,以突破常规的报道力度在要闻版强力推出了《众口评说“帮一点” 人人寻找“帮一点” 大家都来“帮一点”》专栏,进行长时间、全方位的报道。同时,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燕赵都市报、唐山劳动日报、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唐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办专题、现场直播、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展开了广泛深入地报道。一时间形成了“帮一点”全方位宣传格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后报道了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的事迹。2007年2月14日,人民日报以《大家都来“帮一点”》为题发表署名文章,赞扬“帮一点”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达了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意义。一年多来,我们配合各新闻媒体刊播各类稿件300多篇(次),使“帮一点”爱心品牌家喻户晓,人人称赞。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宣传,不断扩大爱心品牌的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爱心品牌的公益形象,扩大爱心品牌的社会影响,我们于2007年3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了“帮一点”注册商标。而后又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帮一点”爱心标识。从全国20多个省(市)、区285件应征作品中,评选出最具“帮一点”特色、最能体现其精神实质的爱心标识。而后,又精心设计制作了“帮一点”爱心标识宣传画10幅、10000张,徽章2500枚,制作爱心标识铜匾400块,组织开展了“帮一点”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此外,我们还精心制作了《“帮一点”唐山最好的爱心名片》电视专题片。为扩大宣传效果,我们又与唐山电视台和北京盛事嘉途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在唐山电视台公共频道开办《情暖唐山》专题栏目,突出宣传“帮一点”爱心品牌。

  三、培育爱心群体,壮大实力强品牌。“‘帮一点’的可贵之处,在于自觉自愿,发自内心,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慈善是道德的积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大家都伸出手来‘帮一点’,‘帮一点’就能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力量,一种风气。它彰显了广泛的社会实践意义和普遍的道德价值”(引自2007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大家都来“帮一点”》)。为此,必须培育和壮大爱心群体,发展慈善事业,把爱心品牌做实、做大、做强。否则,爱心品牌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外壳”、一个简单的符号。在这方面,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作法:

  一是利用爱心品牌的凝聚力,发展爱心会员,壮大爱心群体。“帮一点”爱心品牌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市慈善总会的公信力。于是,我们依据总会章程规定,面向社会发展爱心会员。尤其是在总会创始期间(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发展创始会员,吸引热心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市慈善总会。目前,我们面向社会发展爱心会员87名(单位会员16个),其中创始会员28名,创始人30名。市慈善总会创始期间,仅创始会员和创始人捐款即达922万多元。玉田县东八里铺村宋志永等13位农民赴湖南郴州抗雪救灾的义举感动了唐山,感动了中国,充分体现了“帮一点”精神。我们在第一时间向他们和家人发出慰问信、发送慰问金,并吸收他们为爱心会员,为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增添了光彩和力量。

  二是利用爱心品牌的影响力,推介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救助。我们学习借鉴青岛、宁波经验,面向社会推介“帮一点”慈善助学、助医、助老、助残、助困慈善项目,设立冠名基金。并在全国政协报《慈善周刊》和我市新闻媒体予以推介。目前,已与开滦、唐钢、冀东水泥、三友、宝业集团等五家企业签订本金5000万元的“帮一点”慈善助困基金;与瑞丰钢铁、冀东物贸等八家企业达成本金6200万元的“帮一点”冠名基金意向。此外,我们还与裕鑫隆房地产公司设立100万元“帮一点”助学基金,与宗教界设立了“帮一点”慈善基金,与北京全聚德(唐山)烤鸭店设立了“帮一点”慈善助孤基金,有力地壮大了爱心品牌的实力,提高了爱心品牌的知名度。

  依靠爱心品牌的影响力开展慈善救助,不仅提高了慈善救助的公信力,也扩大了爱心品牌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帮一点”慈善助医、助学、助困活动,支付救助资金39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 2000多人次。尤其是今年新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的“帮一点”慈善行大型公益活动出资200多万元救助200多名贫困大病患者和3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永葆爱心品牌活力,树立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要使一个爱心品牌爱心永驻,永葆新鲜活力,必须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爱心品牌的见证人和学习样板,成为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的核心和领军人物。我们通过发展爱心会员、评选表彰慈善人物(单位)等方式树立一批在我市、我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如今,在唐山“帮一点”爱心群体中,既有常玉珍、王惠文、韩敬远等中华慈善人物和玉田农民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等全国知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又有全市优秀老年志愿者臧岚、地震孤儿孙立新、退休职工胡淑娟、热心助学人士高俊忠、“80后”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王子囡及个人捐款120万元、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民营企业家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仅在2006-2007年河北省慈善评选中,我市就有35个单位和个人入选,占全省入选总数的38.4%。“爱心善举在传递中不断放大,‘帮一点’在唐山已演化成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精神风尚”(引自2007年2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大家都来“帮一点”》)

? 执笔:唐山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贺祥

?????????? 2008年9月1日发稿

(本文入选“2008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