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帮一点”三拒采访 只做爱心海洋中的一滴水

  本报唐山1月28日电(记者汤润清、翟楠楠、郑建卫)唐山“帮一点”的身份今天终于浮出水面,他是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虽然经过重重努力,多方动员,但他本人始终拒绝记者采访。

  “帮一点”的报道刊发后,备受大家关注,虽然读者已经知道“帮一点”是一位姓裴的老人,但还是想了解更多关于老人的故事。因此,本报特派出记者奔赴唐山寻找“帮一点”。

  根据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办公室的来电显示记录,我们打通了“帮一点”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帮一点”的女儿。她告诉我们,老人回“老家”去了,婉拒了我们的采访请求。

  我们准备“追”到老人的老家去。在捐款时,老人曾经自称是丰润区的退休职工。我们请丰润区委有关部门帮忙打听,即使如此,老人的家人仍然不肯透露其家乡的地址,并再次代老人表达了不愿接受采访的意思。不过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老人的家人无意中说起,老人是冀东水泥集团公司的退休干部。

  我们随即来到冀东水泥集团公司,找到了老人的老上级、党政工作部部长曹大谦。曹大谦介绍说,他是一位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老知识分子,退休将近10年,在岗时是冀东水泥集团公司教育处的培训主任。生活俭朴,做事不爱张扬,是他最大的特点。得知“帮一点”是自己企业的退休干部,冀东水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华由衷地高兴。他说,集团从1985年开始推行“三德一体”的做法,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作为评选文明职工的条件。此举使集团广大职工道德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扶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身为朋友和老上级的曹大谦又帮我们给“帮一点”家里通了电话,他告诉我们,其实“帮一点”并没有回老家,只是面对“宣传”“躲”了起来。曹大谦说,在唐山,这样献爱心的事情很多很多,他推测老人也许认为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很普通,并不值得张扬。

  (刊于2007年1月29日河北日报)